古至今巡幸山东的帝王不胜枚举,且不说近的圣祖爷康熙帝,历朝雄才大略、野心勃勃的君主,哪个不是以登临泰山为荣?

只要弘历本人拍板定论这诗写的不是当朝,又还有谁敢多嘴说这文折就是讽刺了当朝皇上。但凡不是个彻头彻尾的蠢货,就该明白文折一案已经讨不了好处。

海兰察见和珅不说话,便仔细打量起他来,被他眼下浓重的黑影吓了一跳:“和大人……你这是一夜没睡?”

和珅强撑着笑道:“失眠了,老毛病不碍事的。”

怎料海兰察急道:“你这……趁着没事儿赶紧睡会儿吧,回头祭孔你还要充当主祭人呢。”

和珅险些将漱口的茶水喷出来:“主祭?不是应当由山东巡抚充当主祭人么?”

海兰察有些好笑地看着他:“前任山东巡抚徐绩,不是被你亲自拉下马的么?”

和珅长叹一声,只得感叹难得的清闲时光又泡汤了。他顾不上歇息,匆匆收拾停当就前往祭坛查看。

在山东曲阜孔庙进行的祭孔仪式是众多孔祭中最为盛大庄重的,往年若是皇帝不到场,便由山东巡抚或朝廷特派的钦差主持祭礼。

和珅向曲阜知县核实了一应牲、果、酒的布置,又事先检验了歌舞的排演状况,将祭礼当天的场面演习了两三遍,心下这才有了把握。

待到了正式祭祀当天,和珅作为主祭人,引着弘历向孔子的排位进了香。八佾乐舞声起,吟唱着孔子德贯古今,万世师表的颂词。祭台上的舞生跳起祭孔的乐舞,古朴的音乐让人心旷神怡,倍感庄重。

弘历扫了一眼两旁立着的学子,朗声将祭词宣读完,忽然从身后的托盘中,取过一本文折。和珅只一眼便看出,弘历手中拿的正是那本暗中流传的文折。

人群中隐隐地骚动起来,却都碍于君王在场而不敢放肆。弘历环视四周,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他还不知道这事儿已经闹得那么大,只怕在眼前这群齐鲁读书人中都传遍了。

一时间学子们纷纷低头,有些胆小的已经急得两股战战,看这架势,都以为弘历要当场算总账。

不想众目睽睽之下,弘历却将手中的文折投进了火盆中。火舌很快将文稿吞没了,转瞬间一整本文折都成了灰烬,全场的读书人鸦雀无声。

弘历笑道:“朕巡幸山东,本就是为了这一场孔祭,后又因地方政务纷繁,在山东境内多有停留,如今却是到了回銮的时候。没想到,朕一出泰安,就收到了这样一份厚礼。河南巡抚递上来的这份文折中,将朕比作秦皇汉武,说朕流连山东日久,与那古时的明君霸主一般。”弘历顿了顿,看着恭顺的人群,接着道:“可朕更希望能够在别处与秦皇汉武比肩,是故朕决意修编四库全书,集天下典籍精华于一处。在场的各位若有家学渊博者,自愿辅佐编纂的,可向朕自荐;若家中有丰富藏书者,朕也希望你们能够暂时将书捐借给官府,但专人抄录记要后,必定如期如数奉还。”

弘历话音刚落,和珅率先行礼道:“修四库乃天下文明之盛事,皇上圣明……”后排随祭的官员,见和珅跪下了,便都跟着跪倒了一片。书生学子群中,也不知道是谁起的头,接二连三地跪下了,一时间山呼万岁。

和珅在一片赞誉声中,悄悄抬起头,却与弘历的目光撞个正着,心下不由地颤了一下,就像两人共同守护着一个秘密,将俗世的喧嚣都隔绝在外。

☆、第六十七章


状态提示:分卷阅读78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