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兔 > 言情总裁 > 盛宠无双 > _分节阅读_33
还有宫里擅长调养的嬷嬷,全都不奏效。

陆珍娘听说后,献上一道陈皮蒸鸡蛋的食疗方子。

杨氏连吃几日,果然胃口好了些,她便将陆珍娘请来正院小坐,连当日在墨城救无双一命的事情一起,当面致谢。

陆珍娘随楚曜等人进京后,一直暂居汝南侯府一处空置的小院里,偶尔也外出走动,打听租房价格,做小本生意的门路,还有私塾的情况,忙忙碌碌地打算未来。

因此,见到杨氏后,主动提出搬走。

杨氏微微有些发怔,她先前听无双提过,希望自家帮助陆珍娘母子在上京站稳脚跟,生活无忧。对于女儿的救命恩人,杨氏当然愿意尽力回报,况且救命之恩等同再造,别说助他们一臂之力,就是终身奉养她也觉得无妨。

这时听得陆珍娘似乎另有打算,便细细问起,是否一切已安排妥当。

“我看中城南羊角胡同一间大杂院的角房,原租200钱一个月,我答应包房东一家早点,又降到150钱。胡同外隔两条街就有私塾,而且那附近人来人往,摆起早点摊档来应该赚得不错。我比较过很多地方,觉得那里最合适价格也最公道,便下了定。”陆珍娘坦诚答道,“有三姑娘答应做我靠山,也不怕遇到地头蛇被欺负,当然要早点开档才好。”

最后一句却是半开玩笑。

陆珍娘带着陆安讨生活几年,因是女子,没少受人欺凌,又因为容貌,更屡次被讥讽嘲笑。经历过这些,自然懂得一心要报答她的无双,还有愿意为陆安提供读书习武机会的楚曜,都是难得的好人。

但人家越是好,她也越应该知道分寸。人家敬她,是因为她救了无双。她若因此看中人家富贵,赖着不走,不事生产,不知自立,久了只会让人瞧不起。届时,她有难或陆安需要扶持时,人家未必还愿伸手相助。

难得的好机会,要用在刀刃上,不能因为好吃懒做白白消磨完。

所以,从最开始答应来上京时,她就没打算让君家帮忙安排什么,自己私下里一一打点妥当,便要找时机告辞。

杨氏听她连定金都交了,心中更是犯难。

许多时候,欣赏一个人只需要一个小细节。杨氏对陆珍娘便是如此。

大宅院里多阴私,往往在许多事上都有避忌。

譬如杨氏怀孕,就是老夫人这个素来和睦慈爱的婆母也会避嫌,就算偶尔提起要吃点什么补身子,也只是说个菜名,之后全交给正院小厨房去做,从不会贸贸然送来已做好的吃食。

所以,陈皮蒸鸡蛋这件事,陆珍娘做得特别合杨氏心意。她只是在无双去探望她时,向无双的奶娘李妈妈讲起有这么一个办法,再由李妈妈转述给杨氏,最后由小厨房的管事妈妈过去询问详情,回来下厨。

每一个步骤都做得恰到好处,既表达了善意,真正帮到杨氏,又令人完全放心。

杨氏做了许多年主母,知道有手艺又知规矩的人难得,当然想把陆珍娘留在府里做帮手。可因多了一层救命恩人的情谊,位置便不那么好安排。若让人家做个厨娘、管事之类,到底是下人,难免失了敬意,因而一直未下决定。

谁想只犹豫几日,人家竟然就要离开,真是失策。

无瑕多少知道母亲心意,见杨氏犯难,妹妹又一直皱着小眉头拉扯自己衣袖求援,主动开口道:“陆婶婶的手艺比宫里的嬷嬷还好,去经营摊档岂不是太可惜。娘,我和妹妹们还缺一个厨艺先生呢,不如聘了陆婶婶来教授我们。”

她从去年起已经常跟在杨氏身边学管家,看账本也是其中一项,家中各项支出心中自然有数。

像她们身边的大丫鬟,每月月银一两,在府中已是管事之外薪俸最多的。然而家学里的西席又与下人不同,教她们读书识字的顾先生,还有教刺绣的冯先生,原先月银都是五两,因为今年要多教无双与无悔两人,便提高到八两。如果陆珍娘来教厨艺,赚得肯定比摆早餐档口多,也不必抛头露面,还能受人尊敬。又有实惠,又有身份,一举两得。

女儿提出的建议,仿佛一语惊醒梦中人,杨氏连忙说起待遇。

陆珍娘起先仍推说自己会做的都是家常小菜,当不起人师之责,杨氏却道:“她们这些女孩子一辈子也不出几回门,学了厨艺还不是为将来嫁人后服侍夫婿用,那当然要家常小菜才对味。”

她这说的是实话。

无瑕与无双这些姑娘们,不管是如今在娘家,还是将来出嫁到婆家,生活总是不愁的。既不需要她们做针线活帮补家用,也不需要每天在厨房里亲手操劳一日三餐。

但不需你做和你不会做,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情况。新娘子送给翁姑亲手缝制,针脚细密的鞋袜,能得全家赞赏。丈夫夜晚归家,妻子偶尔洗手作羹汤,也是增进感情的妙方。因此该学的,她们一样也不能少学。

杨氏诚意相邀,陆珍娘推拒不过,终是应承下来,做了君家几姐妹的厨艺先生。

日子重又回复平淡。

无双开始每日虽姐姐去家学上课。她上辈子学到十六岁,不说是个才女,至少提笔也能成诗,如今从识字开始重学,当然毫不费力。

不过,无双生怕被人发现怪异之处,不管是平日功课,还是课堂上先生提问,总是故意错上几处。反倒是堂妹无悔格外用功,处处得先生赞赏。


状态提示:_分节阅读_33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