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可要臣前去?”

“是,”刘彻抬眸,他虽所在之处稍低,然眸光似电极为犀利“东瓯国临水,朝中诸将唯有你擅水战,朕本有些犹豫……恰好你入京。”他顿了顿,道“朕要一解越国之挟制。”

窦皖明了其未尽之意,他抱拳作揖“喏。”他答应的如此爽快,刘彻反而有几分意外,你不需要同阿兄说一下?”

这一问,反倒令窦皖微微一笑“臣相信殿下,殿下自然也相信臣的判断。”

刘彻牙根子都要被酸倒了!!

建元三年,刘彻发会稽郡兵,由窦皖为主将入东瓯国,原本北攻的闽越国见汉军派兵相救匆忙退兵,哪只汉军刚走其复侵扰,被埋伏的汉军所杀。

东瓯国国王认为,此役闽越损失虽大但必将报复,他请求大汉皇帝允许他们迁往内地,帝皇应允,并将东瓯国民迁入庐江郡,原东瓯国纳入大汉会稽郡版图,自此与闽越、南越国两两相望。

同年,汉帝皇扩上林苑范围,迁南北军j-i,ng锐入上林苑演习,征中山国大匠入长安修建设计战船,并于昆明湖建水军,期间……窦皖一直没能回家。

小半年后,刘彻终于意识到,没错,兄长的确是全心全意相信窦皖,也不会对窦皖的选择有什么意见,但这并不和兄长迁怒自己有任何冲突。

建元四年,中山国御史大夫韩婴自中山国辞职,入长安城,然后与刘彻欣赏的春秋博士董仲舒开展了为其足足三年的关于儒学的辩论。

董仲舒治《公羊春秋》,然韩婴治《诗》兼《易》,韩婴坚定儒学即儒学,而董仲舒则是将道家、法家、y-in阳家等众家学术融入儒学,彼此都说服不了对方,几乎每旬开战引街道万人空巷,最后刘彻实在无奈,迫于压力将董仲舒推到他兄长江都王刘非那边做相。

暴脾气的刘非对于有这么一位大儒要来做相一个头两个大,他立刻写信去骂夏安然,没错,在刘非看来这一切都是因为这个弟弟同意韩婴辞职的缘故。

夏安然也是无辜啊,韩婴一看到长安出了个董仲舒并且还拿着儒学忽悠刘彻那可不就爆炸了吗,人要辞职他难道还能拉着不让走?

他才没有小心眼得算计刘彻,你们不要以小人之心来度君子之腹!

可惜没人相信。

建元四年,闽越国趁着南越国王赵佗崩,新王刚立政权不稳时去攻击南越国,哪知南越国新国王赵眜完全不要脸得向汉国求助,武帝当即派兵讨伐闽越,闽越国国主之弟馀善怕汉军借机灭国,发动政变杀兄求饶,并且赔偿大量金银。

汉军撤回,封原国主之子为新王,馀善不满,自立为王,哪知汉军其实并未走远,而是悄悄驻扎在附近,听闻消息其立刻扭头。

馀善反应不及只能无奈求饶,然新任闽越王却看清楚时事,知晓汉军一走自己无法自保,便以闽越王的身份献国,要求和东瓯国一样的待遇。

武帝欣然应允,他将闽越国贵族内迁,而闽越国国主更是得以在长安拥有宅基地并且享受藩王待遇,期间自然遭到了馀善等人反抗,然而此事名正言顺,又有汉军虎视眈眈,除部分越人南逃南越外,闽越被全数收回。

两年间,两个越地藩国重归汉土,并且直接受中央管辖,刘彻此雷霆行动使得举国反对势力噤若寒蝉。

同年,南越国新国主赵眜上书汉庭,要求自己也能够有藩国的正常待遇,故而请求入京朝见,帝允之。

第144章 西汉篇外2

刘彻有个宝贝小匣子, 里面装了许多他珍爱的东西,起初他也没有刻意收集,但不知不觉就将堆放的匣子放满了。

这一日恰巧偷得一日空闲, 他便打开了盒子细细翻看。

那里头放了他女儿的胎发、儿子的r-u牙、藩国的美器、西方的贵宝……什么都有,但是占地最大的, 还是一叠叠泛黄的书信。

那是他兄长写给他的信。

刘彻将这些信件全数拿了出来, 然后小心翼翼地打开。

从最早时候他还是垂髫小儿一直到现在,这些信他都留着。而因为时间跨度太长, 加上早期造纸术有缺陷, 致使纸张过脆, 最早的一些信件他都已经不方便打开,不过这些信他都让擅模仿笔迹者抄了一份放着。

随着他将一封封信看过去,那已经散落在记忆深处的零散碎片又被一一链接了起来, 拼凑出了他几乎已经不太记得的童年。

他早已不记得自己的回信是什么样子的了,不过从兄长的回信看来,想来定是幼稚的。因为其中还不伐兄长信誓旦旦回曰:阿兄最疼爱彘儿之类的话语……咳, 听窦皖说自己的信都放入了兄长的陵墓之中,幸好。

否则要是被那些小子看到了他幼时的童言童语, 那未免也有些太丢脸。

他兄长的信件以二十岁作为一个分水岭, 二十岁之前的兄长沉稳可靠,二十岁后的他却渐渐调皮, 偶尔还会写些刻意挑拨的话,勾得他去s_ao扰另外几个兄长。

刘彻依稀记得自己那时候明明知道兄长是故意的,却也经常顺势照做了。然后看着几个兄长之间信件满天飞,每次传到最后都会去骂兄长, 而兄长每次被骂后经常会想出一些或馊或j-i,ng妙的主意,扰得众兄长们又爱又恨。

他以前不知道这是为何, 后来才明白,因为多了一个窦皖。

二十岁后的兄长有爱人相伴,有人宠着陪着,自是越活越年轻,也愈加幼稚。

那样鲜活的一幕


状态提示:第421节--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