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兔 > 强强耽美 > 修真界第一名嘴 > 第102节
随着宁卿的暗示,谢城主很快想到了城外那些入魔的痕迹,顿时对宁卿有种同情起来,略略安慰了两句:“这想来也不是你的过错。十指各有长短,大家族如何没有几个败类?只是他们丧心病狂到如此境界乃是天性,与你无关,你不必自责。”

这两人你一言我一语说得热闹,边上御虚宗的人听得脸都木了。

他们这是在鸡同鸭讲吧?宁卿只是在含含糊糊说宗门内的事情吧,那位谢城主想到的却是什么大家族,完事了还要把宗门之间的事往私人爱恨情仇上扯……这个人是怎么当上城主的?

宁卿:八成是靠脑补能力吧。

御虚宗众人:听起来好讽刺啊。

眼神乱飞地交流过后,宁卿的师叔们看着他把谢城主忽悠地找不到东南西北,竟然还因为他们设阵将出世的魔道宝物引离留泽城而感激不已。

御虚宗众人:什么?还有这种事吗?我们怎么不知道我们如此伟大,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这边御虚宗的人还在神游,那边谢城主已经被宁卿忽悠地相信了他的鬼话,深深感叹隐世家族修行的不易,劝解宁卿不要太执着于这份算不上因果的因果。

宁卿义正辞严地发表了一番“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言论,让谢城主大大感慨隐世家族这觉悟简直绝了。

言不由衷地称赞过彼此,谢城主才从那种纠结翻滚的情绪里回过神,注意起宁卿言语中“想要掩饰但不小心还是暴露了的细节”,琢磨了片刻便大惊失色,敷衍了两句邀请宁卿等人暂住之后,便急匆匆的去联系其他城主了。

谢城主这番表现一开始让御虚宗的人有点迷茫,但等他们仔细想过之后,才发现了其中的奥秘,不由用打趣的眼光看着宁卿,一个个都是一副“你这厮太坏了”的神情。

也不怪宁卿的师叔们这么想,因为宁卿暗示谢城主清尘派秘宝这种入了魔的法宝其实是成套出现的,这件事和他们家出来的叛徒有一点联系,为了不让整个宗族牵扯进因果,他们这些世家子弟只好匹夫有责了!

一个清尘派秘宝就弄死了那么多大能,怎么能不让谢城主战战兢兢的?现在听说这玩意儿不是一个,而是一套,他肯定就更害怕了。为了自保,联系别人与他组成同盟也是应有之意。

要是宁卿说的是事实你还就怕了,偏偏那就是骗人家玩儿的,怎么会不让御虚宗的人产生这样的感觉?

结果私下里,宁卿说起这件事情还挺理直气壮的:“我看他们就是闲,没事干才管闲事,那就给他们找点事做,省得老盯着咱们,让咱们日子也过不自在。”

啊,虽然听起来挺有道理的,可是一下耍了这么多人,是不是有点过分了?

然并卵,无论御虚宗的师叔们怎么说,宁卿都坚持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

可见宁卿和宁狗剩确实是一家人,一个前脚才耍完秦泽这位实力到达元婴的金丹,另一个后脚就敢把绝大多数小千界上位修士牵扯进来,那毫不在乎的样子简直一模一样。

反正他们事情也办的差不多了,以后小千界的人想找他们也比较困难,御虚宗的人看劝不动宁卿,仔细想了想他的说辞,发现并不会带来什么严重的后果,也就随他去了。

嗯,起码宁卿还不是真的太过胡来,也还暗示过对方“有很多人在为消除后患而努力”,即使到时候什么也没发生,他们也有别的说法自欺欺人,不会感觉被耍得太狠。

作者有话要说:  叶浩渊(幽幽地):我曾以为我就是背锅的极限,却没想到后来遇到了宁狗剩坑秦泽这样的状况。

秦泽:……

叶浩渊(还是幽幽地):后来我以为秦泽就是背锅的极限,却无意中发现,宁狗蛋竟然坑了一整个小千界的人……

宁卿:……

宁狗剩:……

第155章

宁卿的师叔们想的很远很远,但眼下并不像他们顾虑的那样。

起码有数量不少的金丹以上修士横死城外,身上还有将将入魔的痕迹,都可以和地上那堆已经变成破铜烂铁的前秘宝联系在一起。除此之外,还有人干和其他战斗痕迹作证,很是给了留泽城人手脑补的余地,让他们拼凑出了几份所谓的真相。

宁卿就喜欢像他们这样省心的被忽悠者,自作聪明什么的简直帮了大忙。不需要真的张嘴说出那些“真相”,不知道帮宁卿省了多少麻烦,倒让这些人每次见到宁卿的时候都能得到一个好脸。

宁卿的做法得到了谢城主的欣赏。他不知道其中内情,还以为宁卿对自己的人这么客气,是因为他们查到的东西对宁卿有帮助,宁卿才愿意对他这些地位不高的手下给予尊重。

是的,谢城主自己替宁卿加个形容词,这个词就是地位不高。

别忘了在明炎小千界,除了弱肉强食、强者为尊的法则外,世俗界和修真界之间的界限也不甚明显,依然有种皇权至上的味道。于是在境界实力之外,小千界的地位阶级还是非常森严的,不似大千界那么松散。尤其,留泽城还处于皇室控制的范围内。

阶级观念在这里深入人心,礼贤下士的戏码千百年来也是百玩不厌。所以宁卿的行为绝对不会让谢城主想歪到什么地方去,只会感叹隐世家族子弟的教养良好。

出于感激,同样也是为了交好,谢城主很快差人送来了一份谢礼,一份非常实用的谢礼——赤日露极木。

谢城主其实并不是


状态提示:第102节--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