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威,陈宗暂且关押大牢,县丞主簿也暂且关押,等日后革去官职,其他捕快皆要罚款俸禄。”

说完,苏宁一行人先是去把彭威和陈宗所记录的账本拿到手,并且让锦衣卫快马加鞭去往京城,把刑部尚书一事告知圣上再行处理。

等着看到了账本,厚厚的一册子让人心惊。十年的时间够偷多少孩子,而那些孩子居然是在京城内当了乞儿。按常理来说,即便是乞儿也是挣不了多少钱,这些人都能渗透到刑部尚书那儿,是从那些乞儿身上获得了多少的利润才够,这样来说乞儿的数量是要有多大才能支撑的起。

彭威到这里有五年时间,册子上大约记录了一百来个孩子。按照这些失踪孩子的名单,从地域划分,是以海江县为圆心朝着外面一千米左右的范围。所以不仅是寒梅镇,还有周边所包括的村镇,甚至连周边的县城也是有孩子被拐走。但由于地点写的十分分散,掌管的县令也不会联想到一起。

“宁宁,他们拐卖这么多孩子是要做什么啊!”

“大晋朝开朝以来,一直是对人口生育持有鼓励态度,就是因为之前常年征战。所以这些孩子的用途当然广阔,可以卖给需要孩子的人家,也可以把这些孩子当做奴仆训练,或是沿街乞讨,更甚至卖给勾栏妓院都有可能。这里面失踪最多的便是女童,农家人重男轻女严重,恐怕有些父母也不会介意女儿被拐。”

苏宁把账本一合,眯眼严肃说:“刑部侍郎都牵扯其中,这里面的水恐怕更深。”

陶弘毅点头赞同解释说:“彭威只是个小小下线,就能和刑部尚书相见。这件事如此严重,能够轻易出面的不会是幕后真正的人,拐卖孩子的人是刑部尚书之上的人。”

“吴宰相?”

“不会。”陶弘毅摇摇头:“当时皇帝盛怒要查此案时,吴宰相并没有反驳意见,反而是刑部侍郎抢着出手。所以要是吴宰相做的,他应该会阻拦皇帝,不会持有支持的意见。”

韩子墨顺着陶弘毅的话,想了一会京城内比刑部尚书高的人不解问:“那会是谁?其余六部的人应该高不了刑部尚书吧,而与六部持平是大理寺,可大理寺的严科入狱了啊,现在宁宁跟这件事也没关系。

然后就是侯爵,安平侯都不管朝政的,而且子修跟着皇帝表哥,他也不可能与这件事有关。齐平候府人丁单薄,只有个老太太主持府中要事,平时说话就颤颤巍巍的,怎么可能干这种事。再然后是我爹,我爹更是不可能了。还有些太傅之类的帝师,在皇上登位后就退休了。”

苏宁沉思后说:“现在我们先回京城审问刑部尚书,只是怕这人活不了了。”

韩子墨慢半拍:“什么意思?有人要杀刑部尚书?”

陶弘毅拍拍韩子墨的脑袋说:“刑部尚书肯定知道更上面的一层,更上面的管不了海江县,只能杀了刑部尚书了事。反而如果刑部尚书没死,是否有上一层就要待定。”

苏宁结语:“这里其他锦衣卫先留着,根据账本把周边孩子确认一番。从海江县为中心朝外查,只要有报案失踪的孩子全都记录下来,能够渗透这么高层,肯定不止海江县。”

几人在外吩咐一番,皆是要这些锦衣卫暗中行事,主要是让旁人觉得他们都回了京城,海江县一案定案。免得上层涉案的人不再出手,查不到任何线索。

等着三人坐在了马车,苏宁突然回想起一事,扭头看着韩子墨心惊胆战问:“子墨,我记得上次你跟我说过,善学堂办了之后,你们去找皇城下的乞儿,结果这些乞儿都消失大半。”

韩子墨反应过来,也瞪圆了眼睛:“宁宁,你的意思不会是……”

陶弘毅道:“这些乞儿都是失踪的孩子!”

“回去再查皇城下尚存的乞儿!”

作者有话要说:  上次善学堂的伏笔。皇城乞儿。

第252章 16.48

他们虽是赶着回去京城,但带来的随身物品还是放在了寒梅镇。此时先回京城, 主要是为了审问刑部尚书,再把人手分配暗查皇城下失踪乞儿的踪迹。

等着快速忙完, 苏宁要再回海江县。主要是因为在海江县所得到的账本上,不仅存在着孩子的名单,还有从海江县发展而下的下线, 通过这些下线拐卖孩子。

可这些孩子年岁小, 大的也是只有十二三岁, 所以必然是要安置在一个地点。根据日期而言,近期拐卖的孩子恐怕还没来得及送出海江县, 而此时消息已出, 接送人也不会冒着危险出现, 正是可以解救那些孩子的时机。

三人刚是回了京城入了大理寺, 这刑部尚书的尸体也被送了过来。

从锦衣卫报入皇宫, 皇帝得知刑部尚书牵扯其中,立马令人去刑部尚书的家中搜查,可却看到刑部尚书及妻子自吊悬梁,留下一封信,承认是贩卖孩子的主谋。

他们以海江县为中心, 朝外收集孩子,然后把这些孩子分散卖出,若是卖不出的孩子便是由人看管,弄成乞儿获利。海江县县令是他派遣而出,此事已经揭发,只能自吊减罪。

因为苏宁还在路上,所以皇帝让人把尸体送去大理寺,同时派着镇抚司抄了刑部尚书的家,把所获的证据都送入了大理寺,等待排查。

两具尸体□□裸的躺在验尸台上,双目瞪出,面色紫胀。

按照常法验尸完毕,苏宁脱着手套走出验尸房,手上拿着黄羽记录的验尸格目


状态提示:第150节--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