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兔 > 虐心耽美 > 原始人生 > 第三十九章 姓姜的
子破土发芽开始,那块试验田就成了所有族人的关注对象。每日里都有族人亲自动手除草施肥,培土松壤,尤其是哑巴,恨不得吃住都在田里,每天观察作物的生长已经成为了他最大的喜乐。即便族人们醒过味来以后,开垦了大片的土地,尽量把所有的能找到的作物都种进田里,这片试验田的工作也从没有让奴隶染指过,

小小一块试验田,凝聚了部落不知道多少人的期望。也正是如此,才有了试验田被中州人破坏之后,哑巴暴起伤人,胖巫拒绝为伤者治疗,甚至直接让人给他个痛快的事件发生。

试验田没了,可那毕竟只是一个象征意义的存在,部落外依旧有大片的田地,如今,半坡豚终于迎来了丰收时刻。

最先种下,也是最先成熟的,是小麦。

小麦在这个时代,并不是最金贵的作物,但是却是唐歌最熟悉也是最重视的。作为一个北方人,唐歌几乎就是小麦和玉米养大的,可如今没有玉米,小麦就成了唐歌最重视的战略物资。

也许这个世界的人更重视高粱小米豆子等更高产量的作物,但见识过无数面点的唐歌知道,这种难以脱壳,味道也不好的作物,完完全全的可以养育无数的人,一代又一代的生存下去。

麦浪金黄,随风翻滚。

不算太大的一片麦田,周围围满了密密麻麻的族人。

胖巫再次穿上了巫师套装,亲手割了一把麦穗投进圣火里,然后鼓声响起,如同神圣仪式一般的收割正式开始。

一排族人小心翼翼的走在麦浪中,将穗子最大,颗粒最饱满的麦穗收进身上的皮囊,这些麦穗将作为最优质的种子,种进将来的试验田里,这也是目前驯化植物,选培优良粮种的唯一做法。

这批族人过后,另一批族人弯下腰,手持金灿灿的镰刀,一撮一撮的开始收割剩下的麦子,全程小心翼翼,尽量做到不掉一粒麦粒。

收割好的粮食背分别装进皮囊中,唐歌本来说用车的,可是族人们不干,在他们看来,在这种神圣的时刻,用车子讨巧而不是自己背,是对先祖的不虔诚。唐歌听完呵呵一笑,出奇的没有讽刺,而是让族人的由着性子去做。

皮囊很多,只要成年了的族人,每人都有一个。当这些人如同朝圣一般,排着长长的队伍,把收割完的麦子一步步背到夯的结结实实,光洁溜溜的打谷场时,唐歌甚至有一种热泪盈眶的感觉。

能买来的麦种很少,所以半坡豚种植的麦子真的不多,所有人齐心合力下,脱粒扬灰的工作,小半天就做完了。剩下的就是摊在干净的兽皮上晾晒,小心鸟雀啄食,风雨侵袭就行了。

烈日下暴晒整整七天,麦子才算干透了。唐歌取了小小的一袋,在早就准备好的磨盘上,磨成了面粉,亲自监督,全部做成了面条。而其他的种子需要好好保存,全都要作为种子使用。

这一份面粉真的很少,全部族人都要分食,仅够每人一筷子的。而且由于是新麦子,做出来的面粉口感和质量也很不好,颜色还是黑黑的,可族人们对此却珍视异常。

胖巫又一次穿起巫师套装,跪在圣火祭坛前,泪流满面的,进行了一场长长的祝祷,然后,每个族人都分到了一碗海量肉骨头和大量珍禽熬制的骨汤面。碗很大,肉很多,面很少。

很多年龄大的族人们吃面的时候都哭了,少年人或许不明白这碗面的含义,可这些上了年纪的族人却感触极多。最直观的一点就是,有了这些粮食,再也不用冒着生命危险去打猎了。

不管刮风下雨,酷热严寒,狩猎和采集都是部落里最重要的事情。人,只有吃东西才能活下去,可是为了一口吃的,不知道有多少族人丢了性命。

外出狩猎的队伍,也许一场大雨,就会被淹没在山洪中,更别提还要翻山越岭的寻找猎物,与猛兽搏斗,与季节争时,一个部落生存的基础,就是要给自己的族人找来足够的食物。没有食物,即便有再多的金器和琉璃,又有什么用?君不见每年秋狩,有多少猎物倒在迁徙的路上,又有多少猎人,死于兽群的践踏。

一切都是为了一个字:吃!

如今,半坡豚终于不用再拿着族人的生命去冒险,换取食物了。虽然现在的作物还不够做到这一点,但他们已经看见了希望。

有了希望,幸福的日子就不远了。

于是,族人们的干劲更足了。


状态提示:第三十九章 姓姜的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