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兔 > 经典耽美 > 古玩宗师在现代 > 第18节
原因很简单:古玩行里的手艺人需要有点儿名声,人家才肯放心把东西给你。古玩不比别的,许多东西都是独一无二,万一摊上个本事不济的主给折腾坏了,那是拿多少钱都买不回心头好来。

以前修复师傅们都是入门先打几年下手,之后才能学到师门压箱底的绝活儿,学成之后又替师门做三年工,抵还传授手艺的恩情,方能出师自立门户。这样传承下来,只要不是先天愚笨的,早在行当里混了个脸熟。话又说回来,如果真是脑子不好使的,也做不了这学问、眼力、手艺三者缺一不可的工作。

雁游算是自学成材,但他是没落官家子弟,祖上又喜欢古玩,行当里的老辈人都知道雁家,所以他当年入行没遇上什么困难。

但如今的他,只是一个普通的休学学生。也许古玩行里还有几位故识仍旧活着,问题是,人家认识的是以前那个遇害早逝的雁游,并非现在这个穷困潦倒的少年雁游。

所以,他需要一个楔机,以便重新插足这个行业。

正巧,陈老爷子把机会送到了他面前。或许有人地嫌弃平台太小,但对真有本事的人来讲,只要给一点点合适的土壤,就能让种子生根发芽,长出坚韧的树干。

雁游正是后者。

不过,是人都有私心。既然对自己有信心,加上将来还想单干,雁游也不想白给他人做了嫁衣,便说道:“陈老先生,我叫雁游。得您赏识,是我这做晚辈的荣幸。不过我想问一问,您店里都经营些什么?”

陈博彝见他似乎意动,十分高兴,马上滔滔不绝地介绍道:“主要是做瓷器,原先是找人介绍收购,但一来货源不能保证,二来偶尔会收到陪葬的明器,不成规矩。所以近来照我那几位老伙伴的建议,专门派了人到乡下去收购。你别说,还真淘换到了几样难得的物件。可惜的是农家不知这是古玩,有的当平常器物使用,有的丢给小孩子玩,难免磕着碰着,所以急需一位修复高手。”

打开了话匣,陈博彝喝了口茶润润嗓子,又说道:“不瞒你说,刚才我见你在那摊子上露了一手,就巴不得马上请你进店喝茶。但又没逮着机会,正琢磨着呢,可巧你过来问路,我一看,得,合该咱爷俩有缘份,赶紧把这番话统统说出来了。”

“哦,这么说,我这是自投罗网了。”雁游开了个玩笑。

“哈哈,我就怕我这地儿太小,留不住你这只冲霄鸟啊。”陈博彝半真半假地问道,“恕我多嘴:看你的手艺,必定是名师传授。却不知方不方便说说令师台甫?”

雁游早防着有人盘诘,已经编好了一套说辞:“小时候经常跟位邻居的老爷爷玩,这些都是他老人家教我的。当时说这些东西害得他十年不得安生,但没个传承又不安心,却又不愿再害了我,让我不要对外人讲。所以哪怕他去世之后,我也没对人提过半个字。我也是近来才知道,当初以为是玩的东西,竟是门难得的手艺。”

老一辈里有这样经历的人不少,陈博彝点了点头,毫无怀疑地接受了这个说法:“唉,这位老前辈也是生不逢时啊。”

雁游不欲在这上面说得太多,顿了一顿,问出了自己最关心的问题:“陈老先生,如果我到贵店工作,是什么模式呢?按伙计似的工钱加年底分红,还是单包论件计?”

“你竟连这些规矩也知道?看来那位老前辈教了你不少。”陈博彝惊叹地说道,随即又笑了起来:“不过如今是新时代了,咱们按新规矩来,你先听听中不中意:我每个月付你五十元的固定工资,你至少帮我修复五件东西。五件之外的,咱们再另行按照成交价的百分之十来提成,如何?”

这年头哪怕工作了十几二十年,有高级职称在身的人,工资也不过七八十元。对于雁游这个年纪的人来讲,陈博彝开出的价格可谓丰厚,哪怕是家境殷实的人,听了也不免动心。

所以,陈博彝几乎有九成的把握,相信雁游不会推辞。


状态提示:第18节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