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挑个人。

贾政也没个主意,又不想让人看出自己是个没主意的,打算晚上再考虑,便挥手让兄弟两个退下。

宝玉见过父亲,又去辞黛玉,在房里磨磨叽叽千叮万嘱,中心思想是:我不在时你去找姐姐妹妹玩,我放学回来再找你,等我下了学再吃晚饭,那胭脂膏子也等我回来再制……

贾环受不了他这么婆婆妈妈唠叨不止,示意跟宝玉上学的李贵去催,总算,宝玉依依不舍别了林妹妹和丫环们上学去了。

贾府的学堂离家不远,属于义学,所谓义学就是免费学校,是当初始祖建立的,供贾氏一族中想上学却上不起学的子弟读书,费用靠族中当官的帮助,由年高有德的老儒任塾师,中午管一顿饭,有些与贾家沾亲带故的亲戚也来蹭学。

主持贾家义学的就是贾代儒,和贾母一辈的老头,辈份不低,摆在学堂很有震慑作用,至于教书育人方面的水平嘛……

可以想象,这贾代儒若是学问好,肯定中举考进士,就算点不了翰林入不了内阁,最不济也能外放做地方官,任上不出大错把资格熬够,至少也该做到布政使一级了,哪里还能屈就在一私立学堂当教师呢?

至于育人方面,看他把唯一的孙子贾瑞教成那副德性就知道了。

贾环还没见贾代儒就在心里给他定了位,想着就算这老头水平不咋地,给他启蒙也足够了。当即小厮取红毡,贾环行过跪拜大礼,算是完成拜师仪式。

贾代儒先立了规矩,学堂有学堂的规矩,学堂的规矩就是,要听师父的话。

这学堂里除了贾氏族中子弟,还有亲戚中的子侄附学的,年龄有大有小,属于混合班。

只是这年龄不等,基础不一,学生的资质和进度也各不相同,如何教学?

贾环头次入学在一边旁听,一边暗自观察,一天下来,也明白了怎么回事。

首先,学生挨个把前一天的作业交给先生检查,这作业就是背书写字,先生检查学生写的字,写够数了便罢,写不够,那就不客气,戒尺啪啪打下来,打得学生五官移位直掉泪珠。至于写什么字写多少,视学生年龄进度,先生有不同要求,并不是一刀切。

然后是背书,视学生基础不同,分别让背《三字经》,《千字文》,以至四书五经,背几十字到上千字不等。

到了午牌时分,贾环已经饿得前心贴后背,闻到西厢房的小食堂传来饭菜香味更是感到饥肠辘辘,可是先生没说下课,谁也不敢走。

最后轮到他了,贾代儒简单问了他认几个字会背什么书,贾环答了,如命背了几句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靠着前世记忆,他只记得这些,贾代儒听他背得虽少,却是背得流利不磕绊,满意地点点头,给他一张贴,上面有十个字,布置下作业。


状态提示:第5节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