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兔 > 虐心耽美 > 三国之将途 > 第一百四十五章 小月氏国灭
缩头,躬身退了下去。

汉军似乎并不着急进攻,就在小月氏人眼皮底下有条不紊地排兵布阵,犹如一场点兵大校阅。

中军皂旗挥动,副将孙坚纵马在阵前疾驰而过,身后五百校刀手森然跟进,井然有序地在第一排战锋队后间或排列,他们将在第一批士兵登上城头后扩大突破口,看来江东猛虎孙坚又将亲自率队登城了。

“呜呜呜呜”中军第一声号角响了,所有的大汉健儿都亢奋起来,战斗就要打响了。

什长们雄壮的号令声此起彼伏,各营传信飞骑来往奔驰,诸色战旗一齐应声翻卷。

“呜呜呜呜”第二声号角音起,战阵里顿时升起了如林的长枪和矛戟,环首刀出鞘的声音如饥饿虎狼嗜血的嚎叫。

“咚咚咚……”鼓声如同暴雨催林,急促而激烈。

弩手齐呼“吁——吁——”,同时稍前出列,张牙上箭,待“吁”声毕,硬弩即齐备。

第二通鼓声响起时,弓手也齐唱“吁——吁——”出前张弓搭箭,“吁”声毕,强弓也备毕。

鼓声戛然而止,全军骤然静默,众人屏息细听最后的号令。lt;gt;

都富沙城上,也是孤寂一片,小月氏国王连声咳嗽,再也坐不住,被随从搀扶着踉跄走下城头,王后也急忙跟随下城。

“咚咚咚咚”,一连串巨大短促的战鼓轰鸣,差点将正走下楼梯的小月氏国王震翻在地。

汉军进攻了!

中军黄旗飞舞,这是全军猛攻的信号,惊天动地的战鼓和吹角一齐鸣放,成千上万支利箭笼罩了整个都富沙。

第一横排的四支骑兵队高举各自的队旗向城墙快速进逼,后面的云梯和尖头木驴也隆隆跟进。

“杀!杀!”进攻的兵士们不顾一切地冲锋。

“大汉!大汉!”驻队士兵敲盾击枪,为进攻队伍呐喊助阵。

死气沉沉的都富沙在片刻的惊惧之后终于躁动起来,利箭、滚木、檑石暴泻而下,为了活命的兔子是不会轻易投身虎口的。

孙坚在楚枫面前立下了军令状,午时之前破城。

他手提鎏金虎头大砍刀在江东汉卒最前面,五个身强力壮浑身重甲的士卒在旁边盾牌手的掩护下搭上了云梯,死死地扶稳。

后面轻甲的奇兵队衔刀挟盾沿梯直上,前赴后继,无人退缩。

城头飞箭落石如雨,汉军弓手前进城下为登城战队提供更为准确猛烈的近程掩护。

双方死伤的士卒不断从城上滚落而下,尖头木驴沉闷的撞击声使整段城楼都哆嗦起来,门楼处碎石尘土刷刷地溅落。

一个浑身是血的汉军士兵滚下云梯,被卡在踏脚之间,不住惨呼。

孙坚提刀猛跑几步,左脚一点扶梯甲士的肩膀,身体沿云梯急蹿而上,在他前面的是一个背插队旗的士卒,他的头盔被打飞,胳膊中一箭,仍旧死力攀登,卡在踏脚的受伤同伴被他奋力一脚踹至城下,没有办法,伤者挡住了进攻的通道。

“好汉子,不愧为我江东子弟兵”孙坚话音刚落,旗手便被三支长矛捅穿,旗手发出最后一声呐喊,双手牢牢抠住女墙,气绝身亡,尸身居然不能坠落。

孙坚大怒,双眼充血,飞身疾上,趁一股飞矢逼退垛口守军,江东猛虎一举踏上了城头,两支暴搠过来的长矛齐枪头而断!

屠杀开始了,城头的小月氏弓箭手在孙坚面前血肉横飞,和他们残破的长弓一样成排地倒下,几个小月氏长矛手完全被吓破了胆,呆呆地看着面前的弓手被江东悍卒蹂躏。

未等孙坚回身收拾他们,几个人便不约而同地发一声喊,丢枪四下逃散。

蚂蚁般的江东军蜂拥而上,雪亮的刀片在城头掀起一片血雨腥风,小月氏人顷刻崩溃!

“轰隆!”尖头木驴将城门撞开了一个大洞,一簇火箭从破洞里而出,得得地插在木驴上。

木驴旁的汉军弓箭手随即还击,向破洞里倾泻箭雨,急不可待的汉军刀斧手从狭小的破损处挤身而进,杀退了门后的小月氏守军。

搬开堵塞城门的石块檑木,打开了大门,汉军战阵顿时欢声雷动,中军黄旗连点,全体战队鱼贯推进,阵前两翼的西凉特iq狂风般超越步兵,往城里席卷而进。

都富沙每一寸骨节都响起了碎裂的暴响!

盖清率领羽林郎和中军亲卫仍旧岿然不动,翟洪眼巴巴地看着西凉铁骑骑兵绝尘而去,不住地叹气。

城楼上到处都是蚁附而上的汉军士兵,小月氏军队的战旗被一面面扔下城来,抱头鼠窜的士卒被狂飙般冲进城来的汉军骑兵卷入铁蹄之下。

跪伏乞降的小月氏人在散乱的兵器前趴了一地,要不是夏育赶来拉住,杀红眼的华雄会把他们都宰了。

汹涌而进的大军沿着街道清剿残余的抵抗,很快包围了王宫,夏育下马率百余劲卒杀至宫门前,早就吓得魂飞魄散的内侍们乖乖地打开了宫门,在汉军利刃下,内侍们向杀气腾腾的华雄指明了小月氏国王和王后仓皇逃走的方向。

午时未到,都富沙便被汉军一鼓拿下!

昭示胜利的号角声在旷野上隆隆远去,望着战旗飞扬的城头,马腾充满胜利的快感。

尽管这是一场并不叫人感到意外的胜利,但如此神速拔城还是相当值得夸耀的。

不管怎么样,战士都是渴望胜利的,城内升起了滚滚狼烟,小月氏最后的抵抗被大汉的战争机器碾压成了齑粉。

一队骑兵从城内飞驰而来,


状态提示:第一百四十五章 小月氏国灭--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