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答应。一是我当队长,必须得有90以上的社员同意,否则我不干。二是如果我当上了队长,大伙必须听我的,不论是三姑六舅都不给面子,大家统统按章办事,一视同仁。三是我要比别人多挣2000分,这也是我的价值体现,除此之外我保证不贪不占。”

志刚的话音刚落,台底下又是议论纷纷,不知道有谁又喊了一声:“只要你能将生产队的效益搞上去,你的三个承诺实现了,这三个条件我们都答应。”

其余的群众也纷纷响应:“是的,我们都答应!”

感情这几年大家已经穷怕了,只要有人能带领他们致富,适当的提点条件大伙也能接受得了。

旁边的包村干部们虽然经历了大大小小多次选举,还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富有戏剧性的一幕,他们也为志刚的敢做敢为钦佩不已。在志刚的发言结束以后,进行了群众的公开投票表决,统计结果显示志刚的支持率果真超过了90.当大队书记王占国公布单志刚顺利当选时,台底下是掌声一片。

第四章 创业史 第三节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单志刚上任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宣布了十条纪律,其中包括任何人在干活时不能迟到早退,不能窝工,不能做与劳动无关的事情,而且要保证劳动质量,如果在下种时,发现有多下或者少下的现象;或者在间苗时,发现有间稀或者间密的现象,都将会被毫不客气地扣工分,社里安排专门人员负责生产质量的检查。

除此之外志刚还规定,社里除了专职保管员外,其他无论是会计还是队长,都要亲自下地参加劳动,同时取消专门人员做饭的制度,改为由妇女们轮流来做。

这些规定一出台,在社员中产生了强烈反响,平时大家都散漫惯了,如今一旦紧张起来,还真有些不适应。尤其以李强为首的那些反对派们,一直采取观望态度,看志刚的政策能否贯彻落实下去。这一天,李强故意晚来了10分钟,被记分员看到,按规定给他扣去了5分。李强不服,嘴里嚷嚷着:“不就是晚来了几分钟吗?干嘛给我扣分,谁家还没有个大事小情!”

志刚听到吵闹声,走过来问:“吵吵什么?来晚了就得扣分,天王老子也不行!”

李强看到志刚一副威严的样子,立即低下头来,小声嘟囔着:“我就不信对谁都这个样子,咱们走着瞧。”

果然没有几天,大嫂因为家里的事情晚来了一会儿,当她急匆匆地赶到时,记分员一看表晚了三分钟,于是按照规定给她扣了3分。大嫂心疼那3 分,于是央求记分员道:“不过晚了一小会儿,分就不要扣了吧。”

记分员因为大嫂的特殊身份,也比较为难,正考虑着给大嫂行个方便,却被志刚走过来看到,训斥记分员说:“你怎么这样没有原则,我说了无论谁来晚了都要扣分,你要是干不了就放下,我让别人干。”

几句话把记分员的汗都说下来了,这时大嫂在旁边不愿意了,撇着嘴说道:“吆,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当上队长了吗,还六亲不认了,扣就扣吧!”

说完瞪了志刚一眼,转身走了。这一幕正被不远处的李强看到了,他一边在幸灾乐祸,一边也暗暗地为志刚的为人正直而钦佩不已。

从此以后,生产队里再也不敢有迟到早退的现象了,社员们全部紧张起来,投入到了生产生活中去,一般偶尔有睡过了头的,也自愿接受扣分处理,不再有任何异议。这样就出现了一个壮观的场面,每天早上天不亮,志刚下地时身后还没有一个人影儿,等他到地里时,再往身后看,只见那下地的人就仿若赶集一样络绎不绝,不到10分钟的时间,所有人员一个不落,全部到齐。人员到齐后,志刚一般会在地头开个短会,统筹安排一天的活计,做到不干冤枉活,不做无用功,将大家的力气全都用在刀刃上,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这样原来三天才能干完的活儿,如今两天时间就足可以完成。志刚又把剩下的时间用来开荒种田,带领全体社员开垦荒坡50余亩,为提高生产队的粮食产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当然,志刚也深深地意识到,要想实现自己年初承诺的目标,光凭这些还是不够的。他仔细分析了原来生产队粮食产量上不去的原因,认为种子质量差和土地养分不够是其中两个最主要的原因,为此他专门跑了一趟县里,在县里农科部门的帮助下,选购了一些优良品种,然后又花钱购买了一些优质化肥,从各方面为春耕生产做好一切准备。

为了实现让大伙过年能吃上猪肉的想法,志刚又建成了一个养猪场,养了20多头育肥猪,队里安排专人负责喂猪,科学配料,精心饲养,把那猪个个喂得是膘肥体壮。

第四章 创业史 第四节

进入到七八月份,在大伙的精心劳作下,地里的庄稼长势良好,那苞米叶子因为养料充足,都绿得发黑。有过多年耕作经验的老农捋着胡须笑眯眯地说:“照这样下去,今年一定是一个丰收年。”

虽说已经胜券在握,但是生产队长单志刚却丝毫也不敢马虎,他每天都要亲自去地里看上好多次,哪块田地荒芜了需要除草,哪块田地旱情严重需要浇水,他都了然于胸,然后指挥大伙及时地对出现问题的地块进行管护。

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进入秋季以后,那尺把长的苞米棒子籽粒饱满,沉甸甸的穗子耷拉下了头,仿佛在向


状态提示:第10部分--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