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朝这边看了过来。深沉的目光与春日的暖阳一同穿透雾气,落在福特标志性的拱形车头上。

他的马蹄动了,顾小楼心里一紧,又看荣三鲤,后者仍是那副淡然的模样。

最后,霍初霄调转马头,高大的身影渐渐隐入雾气中,仿佛从未出现过。

“开车。”

荣三鲤吩咐一声,司机踩下油门。

不出半个时辰,雾气散尽,灿烂的阳光为汽车披上一层金甲,奔向崭新的开始。

锦州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这里依山傍水,易守难攻。城北是一片重峦叠嶂的山脉,浩浩荡荡绵延了上千公里。城南则毗连大运河,下船就能进城,只需经过那道足有十多米高的城墙。

一千多年前,它只不过是荒山僻野,后因商队改路线,时常会在此地歇脚,就陆陆续续建立起几个驿站。

之后驿站变成村落,村落发展成城镇,锦州的规模和人口于前朝末期抵达顶峰,堪与平州媲美。

又因有大运河,凡商船必定在此停靠,凡来往南北的路人必定在城内休憩,其繁荣程度,丝毫不逊色于沿海的贸易集散地沪城。

锦州城内有无数条街、无数条巷,数不清的商场店铺,每天都有新店开张或倒闭。

这几天,永乐街上有家因经营不善而关门的布店转租出去了,每天天不亮就有装修师傅过来敲敲打打,将店铺翻新。

永乐街约三百米,历史跟锦州一样长。

街道后面就是民居,因此街上卖什么的都有,洋货、布料、瓜子点心……甚至还有算命摊子和酒楼,几乎是一个城市的缩影。

酒楼名曰常家饭庄,听名字就知道是家传的。创始人乃锦州本地人,曾是前朝知府家的厨子。

知府倒台后他自谋出路,创立一个常家菜,十分符合锦州人的口味,因此生意兴兴向荣。

传到如今,创始人早就去世,掌柜的是他儿子常鲁易,对自己的手艺特别自豪,总以常家菜唯一传人自居。

对门的布店成功转租之后,街上的商户见惯了,漠不关心,只有他深受困扰。

一是装修声音嘈杂,灰尘大,他总觉得会影响自家生意。

二是今日出门时,偶然听说了一个消息——对门装修完成,也会开一座酒楼,据说请得还是从平州来的厨子。

平州是京城,卧虎藏龙之地,要是普通的厨子还好,可万一来个在宫里干过的……

皇家御厨,噱头不比他这个知府家的大得多?

两者相加,他烦得今日菜价都忘了看,也顾不上杂役买菜时会不会与小贩串通好虚报价格,匆匆折返回店里,打算找自己夫人儿子商量对策。

“常老爷早。”

在他家店门口支了十几年摊子卖粉皮的老头黄大山,照旧陪着笑跟他打招呼。

他看也没看一眼,提着长袍下摆跨进门槛。

黄老头没有放在心上,正过脸继续做粉皮。

他老婆刘桂花用头巾擦擦汗,压低声音问:“常老爷今儿个脸色怎么更难看了,该不会又想涨我们租子吧?他太太这个月可天天早上都让人过来端粉皮呢,一个大子儿没给过,再涨租子都要折本了。”

黄老头眯着眼睛笑,露出一排缺了几个的黄牙,凑近将新听到的消息告诉她,说完努努嘴。

“你现在知道他为什么不开心了吧,永乐街就要开第二家酒楼,他的好生意说不定就做要到头了。”

刘桂花却开心不起来,忧心忡忡地盯着锅。

“你说……要是新开起来的酒楼也卖早点,咱们的摊子是不是就开不下去了?儿子还在上学,媳妇都没娶,就指着粉皮赚点钱。要是卖不出去,以后拿什么给他交学费?”

黄老头一听才意识到这个可能性,心情顿时焦躁起来,抓起一把辣椒粉撒进汤锅里。

“唠叨什么?天塌下来有我顶着,还能饿死你们娘儿母俩?去去,做生意。”

刘桂花不说话了,帮客人盛粉皮,黄老头看着眼前这锅热气腾腾的汤,忍不住朝对面的店铺瞥去一眼。

那里晾着几块新门板,已经上好了漆,就等木匠把它装上去。

酒楼快开张了。

那边常鲁易没跟太太儿子商量出名堂,这边黄老头时刻紧盯对面,想看看店铺的新主人到底是何方神圣。

一整个上午,店里都只有装修师傅。等到下午三点左右,一辆黑色福特轿车驶进永乐街,停在店门外。


状态提示:分卷阅读4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