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兔 > 虐心耽美 > 大地之行 > 第一章第二回
转过身对王强和赵栩道:“你们跟我去把事情办了吧!”便领着二人走进了大院的正厅。

正厅里有不少士兵,正在翻箱倒柜,搜寻物品。地上捆着十几个男女老幼,一个个睁着绝望的眼睛看着他们,像待宰羔羊。

李笑将军向他们问道:“你们谁是姓林的儿子?”

一个年轻人垂头丧气地道:“我是长子。”李笑将军吩咐士兵将这位年轻松绑,年轻人由于手脚麻木,过了一回才站得起来。

李笑将军道:“你们住在南京的一位叫什么志强的亲友托镖局送来一盒药品,你父亲不在,你就在托单上画押吧。”

这个年轻人在托单上签字并画了押,然后对李笑道:“这盒药品是大補之药,请将军笑纳。将军服了以后,定然精神抖擞,功力大增,杀起明军以一当百。在下的父亲罪大恶极,闯军将他抓去处置,我们全家都是非常拥护的,请将军看在我们全家拥护闯军的份上,放过我们吧!我们会永远感谢将军,给将军上香祝寿的。”

李笑将军道:“药品我不能要,交给检查的士兵处理,但你的好意我心领了。你父亲罪大恶极,我们是一定要惩罚的。至于你们,本将军做不了主,本将军会向上级汇报,尽量不要牵连无辜。”

“谢谢将军!”年轻人马上跪下,拼命磕头,那些被捆绑住的男女老幼也一起悲惨地叫道:“请青天大将军放过我们吧!”接着,便发出了一片哭声。

赵栩实在看不下去了,就走出了大厅。心想:闯王造反多年,民间一直广传着“闯王来了不纳粮”的民谣,他虽然没有参加闯军,但却一直在支持他们,甚至有二次同本门的师兄弟们为闯军筹集军粮而攻击府衙。他们希望闯王能够夺取天下,使苦难的黎民百姓过上好日子。但这几天在燕京的所见所闻,心中颇有所失,而最令他伤心的是;那位编写这个民谣的军师李岩,竟然被闯王以叛逆诛杀。想到这里不禁发出一声长叹。

王强和李笑将军这时也走出了大厅,王强自是千恩万谢,李笑将军却显得郁郁不乐。他见了赵栩满面失望的表情,大概猜中了他的心思,无奈地对他道:“唐通在一片石战败,损失了十几万人马。几日前李自成统帅的二十万大军也在北山崩溃,现在情况已经非常险恶,你们赶快离开燕京吧,多留一刻便多有一分危险。清兵和吴三桂已经大军压境,我们现在已是危机重重了。如果-----不是为了对付清兵,我也走了。”接着又仿佛是自语似地苦笑道:“想不到事态竟然搞得如此糟糕。”

仅仅通过这么短的时间,赵栩对李笑竟产生了强烈的好感,听出他的话中有未尽之意便道:“在下衡山派弟子赵栩,过去曾经遵循师命,和师兄弟们抢过二座府衙,为闯军筹集军粮。在下想请教李将军几句话,不知可否受教?”

李笑道:“请说。”

赵栩道:“听说吴三桂是为了一个女人投降了清人,吴三桂固然可恶之极,但抢吴三桂女人的将军也实在不是东西,闯王和群臣难道事先都没有看出危机?”

李笑叹道:“其实当初闯王和群臣对吴三桂的为人和他的处境进行过多次分析。吴三桂孤军驻扎山海关,西有闯军,北有清军,东是大海。向南的退路已断,粮草也支持不了多久。我们如果强势压迫,他便可能降清,因此许多将军建议招降,闯王同意了这个建议并派人与之谈判了几次。吴三桂虽为明将,但在民族大义面前似乎并不首先选择降清,但也不打算马上向我们投降,他一面与我们进行投降谈判,一面等待南方的明军反攻,当时就是怎么个状况,因此许多将领认为吴三桂不需多久便会向我们投降。但我们的主将却没耐心等待,派兵捉了吴三桂父亲抢了他的家财和宠妾要挟吴三桂投降…结果---这位主将抢了吴三桂的宠妾后立刻百般疼爱,可见以其父进行要挟只是借口。其实仔细想来,父亲被抓,自己再投降,岂不是羊落虎口?犹如当年楚王招纳伍子胥兄弟,真是任意枉为啊!”

赵栩沉默了片刻,毅然道:“在下虽然对闯军眼下的作为不敢恭维,但对李将军的品格和胸怀却深为钦佩,在下不敢自诩武功,但过去毕竟为此浸润数十年,如今事态已经演化为民族灾难,不能让蒙古屠杀我们汉人的历史重演,在下愿意加入将军的敢死队,随同将军冲击清兵的中军大营,与将军同洒鲜血。”

李笑将军大喜道:“赵英雄;你临危赴难可见英雄本色,本将军就谢谢你了,你就先跟随在本将军左右,等击败清兵后,本将军就跟你离开闯军,到衡山去做道士。哪时你可一定要给本将军介绍一位德高望重的真人做师傅啊。”

赵栩也豪壮地道:“好!我赵栩就代表衡山派欢迎你,但愿天助我辈,能够成功突击清兵中军大营。”

当天,王强独自离开北京回南京去了,赵栩便跟着李笑组织训练士兵,商讨攻击方案。没想到清兵刚刚兵临城下,闯军便全线溃散,李自成带了北山残剩的主力向西南逃去,其他将领如唐通、郝摇旗、李定国等也纷纷带了自己的部众逃离燕京,只有李笑带了他的部众在西单做殊死战,结果全军覆没。

童颜巨_ru香汗淋漓 大_尺_度双球都快溢_出来的大_胆视频在线看!!请关注微信公众号:ei222(长按三秒复制)!!


状态提示:第一章第二回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