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兔 > 虐心耽美 > 月的微笑 > 第一章 一 马路天使
被一根钉在一侧墙壁上的绳子斜拉到桌子上方。木板墙上也挂了一些常用的衣帽,在靠桌子的墙上贴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

本月份修养栏(叁月)

(自三日起至十日)

修养周:1,对人和气,礼貌充足,虽受人辱须百忍

2,行路勿东看西望,须速而且稳

3,修养自己学品,更须撤除卑鄙恶习

(自十日起至十七日)

实行周:1,实行自定章程,直向前往,切勿逗留

2,读完一本又一本,练光一册又一册,切勿丧气

3,多买有益小说,少吃龌龊闲食

(自十七日至廿四日)

道德周:1,遵守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的八德及礼义廉耻的四维

2,遵守师尊教训

(自廿四日至卅一日)

洁齐周:1,无论一切诸事,须求清洁整齐,勿脏乱龌龊

2,一切东西勿乱放

摘要:勿受小挫而失意颓唐,须愈折愈勇,永抱乐观,早晨在六时半以前须运动十分钟。

清秀略扁的毛笔字是宁波镇海养正小学的高小肄业生,十六岁少年均臣的字迹,这全因了乡间学堂里先生的教诲,均臣每月一直坚持编一个励志计划,“慎独”与“进步”十几岁起就注进了他的脑子,到了几近刻板的地步。

均臣来沪已半年多了,刚来时,还没有固定住处,白天在他当学徒的新华五金店里工作,晚上就在店里的长柜台上搭铺,他自嘲是颜回“曲肱而卧”。两个月前,店里刚帮他和裕元租了这间亭子间,但因为买不起床,他们只是在地板上搭地铺。均臣在“床”上躺了一阵,又突感无聊起来,于是从桌上拿起昨天自华联同乐会借来的《申报》默默读起来。头版大标题是《孤军营吊客三千,谢晋元遗体成殓》。那是在前天,孤军营四叛兵在早操时突持匕首猛向谢晋元行凶,谢顿时毙命,团附上官志雄亦遭刺伤。这是两日来上海街谈巷议的事,看到这些悲伤的消息,均臣就像刚才看家书一样心情沉重。他翻到第二版,第二版“中法药房”广告的下方是一条新闻:《米已跌价,民生有昭苏之望》,细看内容,原来是香港方派专员来沪商定按月供给民食,港沪二地联合统制米粮运输,首批港米已抵沪,各米号负责零售。另外,港米门市不受限制准许自由购买,港米定价极为合理,工部局决不牟利,有米号搀杂港米出售被吊销了执照,云云。看到这里,均臣算是舒了口气,家信给他带来的阴郁也稍许冲淡。这半年来米价狂涨,大家都在极度恐慌和悲观中,好像上海就危在旦夕了,但这临时的好消息,起码可以给百姓一个暂时的喘息。

战争的烟云虽时时笼罩在每个人的心头,但它仍然以各种特有的方式浸透进每个人的平常生活,它的残酷、诡谲、动荡、不确定,使人们总是在紧张、恐惧与焦虑中,但毕竟生活还在继续,有时也会有短暂的平静甚至瞬间的喜悦。中国人的乱世生活就是在颠簸中的忧愁与平常生活的淡定的夹缝之间流淌出的长河,是聊以还是相信宿命,总之,“逢凶化吉”是百姓家在逆境中的祈盼,就如同伤逝中听到小鸟的歌唱,还是让人得到暂时的平和与憧憬。

窗外飘来楼上收音机里周旋在《马路天使》电影中唱的《四季歌》,“春季到来绿满窗…”,他也随口低声哼唱起来:“夏季到来柳丝长

…”。“均臣,快点!”楼下有人高声叫着他的名字,伸头一看是裕元,今早说好一起去华联理发。均臣一边应着,一边披了件外套,穿上家乡带来的素鞋下楼,与裕元匆匆出了弄堂。

弄堂出来不远就是宁波路与河南路交口,沿着河南路他们一直往南走去。已是中午时分,天气虽然已经比较热了,但阴沉沉地似要下雨。穿过大马路快到九江路时,路过一家高级理发室门口,因其矮门在修理所以可看见里面的一切。只见一个女子在烫发,纵横电线交杂,将头发用一个个铁钳夹着活像是上刑般。这是均臣来沪后第一次看到这般情景,他看了看裕元,嘴角一撇,有些惊讶,他不明白,这种“受刑”竟是为了时髦,这些女子该是多划不来啊。虽然来上海有大半年了,这种西洋景对于他仍然异常新鲜,而且时时有不同的“震惊发现”。“侬真是个乡下里人”每当这时裕元就故意摆出好像老克拉般的优越姿态,笑话着这个刚进城的土包子。接着裕元给均臣解释烫发的各种流行式,什么蓬头鬼式、刺毛团式、落水鬼式、鸭屁股式,夜叉式、文旦壳式、大蒜头式等等,让均臣笑了一路。沿着大马路快到工部局时,有一座白色大厦,华联同乐会就在这里了。華聯是1938年以上海洋行華員聯合會(“洋聯”)為基礎成立的“華聯同樂會”,它是上海最大的職業團體會員,最多時達一萬多人。据后来的记载,某党派也在此建立了地下党支部,一位叫卢绪章的曾是它的书记。

[1]即b-17重型轟炸機。[2]水门汀即英语ce水泥的音译。

泰国最胸女主播全新激_情视频曝光 扑倒男主好饥_渴!!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在线看:an123(长按三秒复制)!!


状态提示:第一章 一 马路天使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