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兔 > 虐心耽美 > 定鼎宋周 > 第十三章 直道
,污蔑说这个刘老头要造反,直接派兵把他老丈人全家满门诛尽,夺了刘家的亿万家宅田产。最狠的就是高允权的好儿子高绍基,亲手到他老娘的娘家家宅里从头杀到尾,实在的威风杀气啊!嘿嘿嘿。”

李岱听罢愣了半晌,摇头道:“这高绍基真是狼崽子了,不知道他爹高允权见自己有这么个和他性子一模一样的儿子睡觉睡的踏实不。”

周平原道:“都是这个球(被迫错别字)样,他还到处诏告说这是剿灭叛臣,大义灭亲。”

丁四郎冷冷地道:“他有千只手,掩不住万人口,这事情现在西北都传遍了,都说他父子两个都是中山狼。”

李岱这才知道为什么那店家不让伙计说,恐怕是怕遭了这高氏父子的毒手。众人当闲话说过也就算了,都继续赶路。

五代一直到两宋,地方设州,大约就是和现在市一个级别的地域名称。而有的州地处关卡要塞就会驻军守卫,这个州就会改名叫做某某军,这里的军就是和州齐平的地域名词了。宋太祖赵匡胤号称“一条杆棒打下四百军州都姓赵”里面的军和州就是指此。

李岱等三人过延州再南面就是保大军节度使的驻地,之后又路过了三两个州,都是处于秦直道的左右。一路平坦也还算平安,几个人不着急赶路,慢慢走着不多日已经进入京兆府永兴军地界,距离长安城已经不远。

这一日几个人在放马缓缓而行,抬起头看时,见前面有一道横亘东西的山脉,山峦起伏,冈峰横截,几道山梁把中间的主峰高高拱起,走进其间,见那山间岚浮翠涌,奇石参差,各种鸟在林间啁啾,还有两只鹰在峰顶盘旋翱翔。四周树木高大蔽天,又有流泉飞布,让人暑气顿消。几个人不由得一起喝一声彩,这山好俊!

李岱见众山环绕,衬托得中间一座主峰孤耸回绕,更显挺拔不凡,正巧路上一个柴夫远远行了过来,连忙跳下马来上前询问。那挑夫见他年纪甚轻,但是身材高大挺拔举止从容,还牵着一匹骏马,当下也不敢怠慢,放下肩上挑的柴火,听了李岱的询问回答道:“好叫官人得知,这里叫做九嵕山,因为那山梁有九条,都绕到这最高的山峰处故此得名。咱们站的地方是属于昭陵的地界。这昭陵是大唐一个皇帝的墓,方圆十六里之内,均是这昭陵所属。”

原来这里就是昭陵!丁四郎和周平原还有点懵懂,李岱却是知道的。所谓“圣文周达曰昭,昭德有功曰昭”这昭陵里面葬的就是唐太宗李世民和他的长孙皇后。李岱一解说,丁四郎和周平原自然也希望能够去瞻仰一番这位名垂古今的千古一帝,当下三人一同牵马往九嵕山主峰而来。

走不多时三人就见山势向上,又有沿着山势修建了的石头栈道,几人顺着石架栈道向上约几百步,便到了一座门楼,抬头见上书几个大字叫做“元宫门”,顺着墙四隅建有角楼,正中各开一门,南曰“朱雀门”,北曰“玄武门”,东曰“青龙门”,西曰“白虎门”。

进了元宫门,昭陵主陵便在这里了。以这里为中轴向下看去,一百九十余座陪葬墓呈扇面分布在陵山两侧和正南面,犹如群星拱卫北辰一样拱卫着昭陵,恰似当年长安城的布局一样,除了皇亲贵戚,唐初名臣魏徵、李靖、李世勣、阿史那思摩、阿史那社尔、房玄龄、尉迟恭等人的陪葬墓也都在这里。

几人走上前去,见一石碑,上面写着:“王者以天下为家,何必物在陵中,乃为己有。今因九嵕山为陵,不藏金玉、人马、器皿,用土木形具而已,庶几好盗息心,存没无累。”唐太宗谥号曰“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墓碑上面的这段碑文据说是李世民亲笔所书,文字间的帝王胸襟气度让人赞叹。


状态提示:第十三章 直道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