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兔 > 虐心耽美 > 晚清豪侠传 > 第七十一章 伤别离
运弄人,往后的岁月里,他将会把这个女子伤的更深!

兰州是西部军事要塞,东西咽喉之处。谭嗣同每日与谭钟麟探讨西北的军事设防,或者和父亲商量西部的经济发展。谭继洵掌管钱粮税收,对甘肃的经济落后尤为心忧。父子俩都觉得要重振兰州丝绸之路的昔日雄风,修建驿道是重中之重。只有道路通畅了,物流才可以快速流通。兰州的畜牧业发达,一直是全国最大的皮毛产地。而回民是经商的能手,以前一直是回民将这些商品销售到全国各地,乃至阿拉伯,欧洲等地。他们在为兰州的商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自从回乱后,兰州的皮毛经济就一蹶不振,所以民族和解,安抚回民,让他们安心在兰州生存也是当务之急。

民以食为天,农桑显然是头等大事,西部缺水,兴修水利也是当务之急。这千头万绪的事情每一件都棘手却有万分紧要。好在谭钟麟与谭继洵共事多年,相处和睦。布政施令皆无阻碍。一条条新政得以相继出台。

平定回乱后,西北大多数的回民都受到了影响,许多人家破人亡,流离失所。谭嗣同建议父亲不分汉回,只分良莠。召集回民为他们安置住所,重新划分土地。分发种粮牲口。司牧一方,造福民生才是最紧要的。只有百姓安居乐业了,兰州经济才能有所改变。所以第一条新政就是成立了安抚局。废除不许回民出城的恶令,帮助他们重建家园。

第二条就是兴修水利与驿道。第三条是整顿军备,招募新军。第四条是重点培养兰州的优势产业,号召百姓发展畜牧业,并形成皮毛生产销售一条龙的基地。第五条是减免各种不合理的厘税,减轻生民负担。第六条是重开关中书院,广招学生。教育,是最难一时见效,却最为影响长久发展的关键因素。

俱事有条不絮的开展,兰州城开始又有欣欣向荣的景象。商贸农业经过休养生息,都慢慢有所恢复。只是谭继洵与谭钟麟对洋务都十分排斥,谭嗣同提出的开放通商口岸,与洋人互通有无,实行新式教育,把西方的以太科学引进来的建议都被否定了。

谭嗣同每日在衙门里出谋划策,晚上陪着李闰星前月下,耳鬓厮磨。闲暇时便开始写作自己的仁学一书,累时便修炼洪门内功,那烈焰寒冰两种完全不同的内力在体内互相攻伐,经常冲突交战。谭嗣同依心法修炼多时,才融会贯通,终于把攻伐一关练的圆满成功。如此下去,离第七关圆通已经不远了,可谭嗣同对武功并不看重,倒不在意几时才能练到那天下第一的境界。

难得过了一段充实幸福的日子。李闰知书达理,是难得的贤妻良母。夫妻二人感情日浓。兰州的形势也渐好。不料谭钟麟突然眼疾复发,每日疼痛难忍,已经不能再处理公事,只好开缺回原籍修养了。偏偏此时又一纸调令来了。

朝廷升迁谭继洵为湖北巡抚,着即日到任。这是对谭继洵戍边十几年的褒奖。也是对他施政理念的认可。也许,这里还有新皇帝的另一番苦心,谭嗣同就不得而知了。他即为父亲开心,毕竟这是父亲独守边疆应得的奖励。又有些惋惜刚在兰州打开的局面。但他也听到了一个更好的消息,张之洞也将调任为湖广总督,与谭继洵搭档共事。


状态提示:第七十一章 伤别离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