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兔 > 重生耽美 > 扩张之路 > 第五百三十七章 来自欧洲的冤大头
失败也就不远了。

后世严绍历史上的某政府,不就是因为不重视乡村,而只在乎城市。结果被另一个政治团体发动老百姓给撵出了中国吗。

暂且不提这两方的冲突,究竟哪方正确哪方错误,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被撵出中国大陆的那个政治团体之所以会失败,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另一个团体重视到了他们没有重视到的地方。

反过来讲,另一个最终成功的政治团体最初时之所以会失败。原因也是因为他们盲目的学习另一个国家的政治体系,却忽略了自身的情况,光想着工人阶级,却也不想想当时的中国有多少工人,又有多少农民。

这种革命纯粹是在按照教科书来,哪有不失败的道理?

所以他们最终失败。不过等到他们意识到了农民的重要性后,他们成功了...

而有了上述的教训之后,严绍又怎么可能会不重视乡村?

历史已经证明,中国的每一次内乱都是从乡间发展向城市,而很少是从城市间发动出来的。

再加上在中国,农民的数量要远远多余任何阶级。所以如果想要保证国家的稳定。就必须要先稳定住农民阶级。而严绍从穿越开始,也一直都是在这么做的...

如今他也得到了回报,就像前面说的‘共和运动’,他们之所以没有反应,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根本就不了解什么是共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们支持的是严绍和他背后的国社政府。

至于地方议会?

虽说这个时代的官绅阶级也有些真心为民的,但盘剥地方的官绅绝对更多。不要忘了,这个时代地租最少的也是一半的程度。对于一些官绅,这些乡民或许会真心尊敬,但对更多的官绅,他们即便不会敌视,也绝对不会有任何的友善态度...

如今的共和运动是做什么的?简单些讲,就是把权利从国社政府和严绍手里分走,而后交给那些他们并不信任的官绅。

这些百姓已经在自己的家乡居住了许多年,对那些官绅是个什么样子知道的一清二楚。如果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还会愿意支持这些官绅掌权的话,除非他们全都是白痴。

套用后世的一句话,中央的领导是亲人,省里的领导是好人,县里的领导是坏人,乡里的领导是敌人,村里的领导是仇人。现在这帮人就是想当县里、乡里和村里的领导,该如何选择不言而喻。

何况现如今的国社政府又那么强势,地方的警察局不说,司法部与地方政府根本毫无关系,两年下来。已经不知道抓了多少犯法的官绅,他们根本不必担心这些官绅的报复,该支持谁,他们自然心里有数...

对于他们来说,他们宁可相信严绍,相信国社政府,也不愿意去相信这些家伙。

而严绍,也没有辜负他们的期待。

————————————————————

在京津地区的这段时间,彼得斯并没有只在城市里停留。除了到军营里探视两个乙种师的训练情况之外,还曾经到乡间看了看。

结果并没有出乎他的意料,虽说中国的一些城市变化较大,但是农村方面和过去的区别却并没有多少。

并不奇怪,毕竟国社政府才成立了两年多的时间,两年多如果连农村地区也能作出和城市一样的改变,那严绍就不该教严绍,而是该教神了...

但是让彼得斯惊奇的是,那些并没有太多变化的乡村地区,里面的村民对严绍的支持却异常的高。而在预备役的训练营里,哪些来自乡村的士兵对于严绍,同样是异常的崇敬...

这一切,在欧洲显然是不可想象的。

对于这种情况彼得斯也非常的好奇,只是他来中国的任务,毕竟不是探查这些来的,而是为了一些更为重要的事情。

所以在中国盘桓的这段时间,彼得斯除了查看中国远征军的准备情况、中国的现状之外,也在等待着欧洲方面的新命令。

最终,他等到了...

就在彼得斯在中国盘桓的这段时间,东线战场爆发了一场规模极大的战役。这场战役的主要参与方为同盟国的德奥联军,也即是德国陆军和奥匈帝国陆军,而另一方则是协约国阵营的俄国。

结果不言而喻,这场战役俄国人再次失败。损兵折将十多万。

虽然和开展初期的几次失败相比,这点失败算不得什么,但是和开战之初相比,俄国人的实力已经衰弱了许多。如果情况在这么继续下去的话,或许东线战场的局势会变得更早也说不定。

而且从俄国国内传来的消息。这场战役之所以会失利,与俄国如今对各项物资的紧缺其实也不无关系。

所以最终已经无法等待的英法等国给彼得斯开了一个绿灯,允许他作出较大的让步,但有一点必须确定,那就是铁路竣工的时间。

这次英法会给严绍钱修铁路,可不是因为他们的那条神经不对劲了。完全是为了能给衰弱的北极熊多弄一条输血管,保证这场战争最后会以胜利告终...

为了达成这个目的,即便是多花些钱,他们也认了...

反正最终这笔钱肯定是要从美国借的,已经欠了美国人过亿英镑,又何必担心再多欠几千万呢...

————————————————————

对于协约国的这种让步彼得斯心里觉得有些别扭。但也清楚这是目前最好的一个选择。毕竟无论是英法还是俄国的根本都在欧洲,不像中国,即便欧洲那边真的


状态提示:第五百三十七章 来自欧洲的冤大头--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