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起,面上表情全无,叫人猜不透心思。

他这一桌,或者说整个上席,都是老成精了的人,愣是没瞧出这个小侯爷的心思。

因有忠顺王嫡子一事打岔。分封之事并不曾在席上明说,而皇帝也不再提,倒叫一干人浮想联翩。

而贾母等人在诰命席,也是坐立难安。

虽然儿子只是一等将军,但贾母是因荣国公贾代善封的一等诰命,王妃等之下便是她了。王公女眷们是由皇后领席,上首便是皇太后,皇后为次,连华太妃等都不曾出席,更不用说元春等了,虽为贵妃,然而这样的场合,实在没有她的位子。

皇太后与皇后本就是姑侄,娘家与四王八公并没有什么交际,因而也不过夸夸老诰命们的气色寿数,倒是同新贵家的女眷们多聊了几句。

元春虽是皇后宫里出来的,却是靠着华太妃的关系在上皇面前露了脸,才叫上皇赏给皇帝的,是以一口气得罪了两个女主子,贾母每月入宫给贵妃请安,也需要先去给皇后请安,但皇后最怕麻烦,也体恤老诰命们的身体与思女心切,也不过就是让她们行个礼便往妃嫔寝宫去了,只留自己娘家人说话。只是这皇太后就没有侄女儿的好脾气了,她年纪也大了,行事越发地随性,早些年吃多了这些勋贵世家的亏,此时太上皇又不在,便是面子上的客套也懒得给了。

王夫人只是个五品宜人,自然是没有资格入席的,同贾母同在一席的唯有邢夫人,她向来是个笨嘴拙舌又小家子气的,贾母深恐她多嘴丢人,勒令她不说话,邢夫人早对贾母不满,又因凤姐一场哭诉,乐得一言不发,只瞧着贾母如坐针毡地不自在。贾珍之妻尤氏倒是个知进退又与贾母一心的,只是女眷众多,她这个三等诰命也只能位列次席。

这桌上,史家的两个侯妃陈氏、徐氏,因与林沫婚事遭贾母阻拦而心怀怨恨,甚至贾家的姑娘遭人耻笑的时候她们还心底偷偷高兴了不少,去同史湘云道:你也学着她们家的姑娘上赶着巴结人家,人家不要到外头说闲话,惹得自己难听罢!史湘云本就同贾家的姑娘们交好,又不喜欢婶娘们要她做活计,便心直口快道:难不成你们没存过把姐姐给林哥哥的心思?不然当初问我做什么?只把陈氏与徐氏气个半死。如今皇上彻查国库,史家正缩衣简食地归还国库欠银,姑娘奶奶们都开始亲手做活计,她们自己的姑娘又不是不做,偏偏就湘云一个见人就抹眼泪道委屈,还要贾母来问她们史家长辈的名声坏了,对她史湘云难道就有好处?她到底是史家的姑娘还是贾家的?不做便罢了,也不缺她这一点,偏偏竟然为了给贾家的凤凰蛋做活做到半夜!

徐氏当时听了翠缕的回报只觉得晴天霹雳,仔细这么一问,竟然是贾宝玉房里的一个丫头托她做的。

好吧,不愿意给自己家里的婶娘叔叔们动针线,一动便是苛刻了她,却是连贾家的一个丫头都能使动一门双侯的史家嫡女了?

这荣国府里头的丫头,也太拿自己当回事了!

四王八公虽在侯爵之上,然而贾府如今也不是荣国公了,不过是一等将军府,有什么资格对史家指手画脚的?何况那贾宝玉,还不是一等将军之子,不过是个五品小吏的儿子,又没出息于斯,你史湘云,也太给史家打脸了吧。

你倒这妯娌俩为何对贾家意见如此之大?原来这贾家自恃是四家之首,当时史家侯爵是由长兄、史湘云之父史鼑继承,是以史鼎史鼐两个娶的妻子门第不算太高,至少没能入贾母的眼,她们的婆婆龙氏当年也没少受这个小姑的白眼同刁难,婆媳三个难得的有了共同的对手,竟连天底下最难解决的婆媳纠纷都化了。可见这贾母也是个有本事的人。

如今史湘云不争气,陈氏徐氏两个多管一点便要被说苛责大哥留下的遗孤,所以撤手不管了。

听听那贾母对史湘云说了什么吧:那


状态提示:分卷阅读26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