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呢”。

既然翟耀辉这么说了,杜爷爷也不客套,爽爽快快的收下,大不了往后每年多邮寄点山货过去。不过,细心的李清源也有自己的担心。俗话说不患寡而患不均,既然自己已经长住清河湾了,这要是自己两家把这些东西都占了,即使乡亲们都厚道朴实,也难免会有人说酸话。李清源把自己的顾虑跟杜爷爷一说,正好杜爷爷也有这方面的担心。

最后,到了第二天晚上,本来早早休息的村民,都搬着小马扎跑到大队部听收音机去了。据说个个听的聚精会神,整个大队部鸦雀无声。而且,第三天,杜爹就跟村长两个人,一人推了一辆崭新的自行车回来。

过了没几天,清河湾的乡亲们,差不多人人都能哼上几句东方红,唱上几句沙家浜。村子里多了辆新自行车,周末的时候那些半大小子现在终于被允许摸摸那辆旧的了。就见三五一群,大呼小叫的整天在那小广场上骑着车子遛弯。

不得不说杜爷爷他们的做法很明智,虽然杜家多了一台收音机,一辆自行车,还真的没有说酸话的。而且,提起杜家和新搬来的李清源老两口,个个都竖起大拇指,两个字,厚道。他们都清楚这是占了人家的光了,要不然人家小翟和小冯同志怎么会送村子里这么贵重的东西。不过,这上门给小叔介绍对象的人好像更多了。杜奶奶更爱唠叨了,本来每周都要回家的小叔就更不敢回家了。

周末难得回家的杜家兄弟几个,见到新自行车很高兴,见到宝贝妹妹更高兴。没等他们带上妹妹骑自行车出去兜风,就被妹妹送给他们的惊喜给吓着了,这妹妹也太疼他们了吧,这一摞摞的参考书啥时候才能看完啊。

不过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耳熏目染下杜家兄弟几个鬼主意也不少。跑到外面,呼啦啦喊来一群伙伴,一人一本,大家也别玩了,一起看书吧。最后这些参考资料,可是让清河湾再不久的将来,一下子就冒出来十几个大学生。当然,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随着贵如油的春雨淅淅沥沥的下了一夜,清河湾的乡亲们除了每天雷打不动的搬着小马扎去大队部听收音机外,又开始了年复一年的春耕、夏耘、秋收、冬藏。转眼间1976年,这可以称为中国近代史最惊心动魄的一年到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ps

嘿嘿,本来能让女主长大一岁的,不过要替人查询高考录取信息,只能更这么多了。


状态提示:100老婆本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