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兔 > 重生耽美 > 赘婿 > 第七集小结
并不符合“普通”人的审美。例如我曾经不止一次的说过,历史这东西,我们看了以后,如果不能返照自身,那它的真实与否就毫无意义。例如我并未将秦桧塑造成一看就讨厌的大奸大恶,而是写他在一步步的“无奈”中不断后退的过程,有些人觉得,这样的秦桧不够恶,就是在给他翻案,但这些也是有理由的。

我在一些地方说,“始终有一个很重要的历史观念问题,被一帮人给搞错了。就如同现代一些‘良心的历史青年’给某某奸臣翻案时,别人一看,这个人这么无奈,有的人觉得他就是忠臣,有的人破口大骂这是汉奸翻案。他们从来就没有能力去分析,“迫不得已”做了坏事就是无罪的了吗?他们之所以这样想,因为他们在人生中也有很多“迫不得已”,每个人都有很多“迫不得已”,当遇上迫不得已时,他们就原谅了自己。

他们没有想过,真正的问题其实在于,整个社会底线的消失,导致整个社会的人,都在轻易地原谅自己。而事实上,我愿意相信,历史上所有的汉奸,都是在轻易地原谅自己之后,成为汉奸和卖-国︶贼的。

人生之中,确实有很多时候迫不得已地退后,但有一条模糊的线,过去了,就完了。这才是历史真正该说的东西。”

我也常举一个例子,说过许多遍:一零年,成都爱国青年上街游行,他们看见一个穿汉服的姑娘在楼上,认为那件是和服,于是群情激荡,围住了那里,领头者上去,逼着当场脱掉衣服要烧掉。这里只是个误会,倒还没什么,重点在于,解释了之后,对方知道自己犯了错,但是那个领头者却坚持,让这个必须脱掉衣服,烧掉以后以平息下面的愤怒。

他们最终逼着这个女孩子在厕所里脱掉了衣服,然后当众烧毁,并且庆祝抗日游行的胜利。我想请大家试想的是,这么一个几千人游行的组织者,或许是大学生,他在大学里就拥有如此的组织能力,出了社会,他会不会轻易的进入政法机构里,成为我们头上的公务员,而他的原则如此廉价,我们假设他有一天到了秦桧的位置,他能坚持些什么呢?而我们自己呢?又能坚持些什么?

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我们总是这样说,这样感叹——他如此瑰丽,在这片土地上,有如此之多的英雄儿女辈出,曾经建立了如此璀璨的文化,但同时,出现如此之多的奸臣、坏蛋,他们难道就不是汉族人?其实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体里,都同时有秦桧和岳飞,很多时候,你咬紧牙关,成了岳飞,退后一步,成了秦桧。若是不去理会这些。往往也就成了猪羊。而当我们在为我们祖先的成就感到荣耀和光荣的时候,我们倒也可以看看自己,是不是有了那个资格,可以跟他们站在一起了。

记录过这样一件事,赘婿开书后不久,因为我对革命历史的推崇。就有个年轻人过来,说他们不过靠运气获得了成果,说他们走错了路,说他们没给自己留下好的社会,说他们的努力毫无意义——如今可以说,自中国近代史那样黑暗的环境里,经过一代一代的屈辱和流血牺牲,无数人的寻找和挣扎,最终。有一群人建立了一个未来,他们饱含希望地建设它,随后可能遭遇了弯路和失败。他们面临那样困难的处境,经历那样艰苦卓绝的努力,最终,留下来的子孙在电脑前面抱怨他们留下来的东西还不够好,而后否定他们的努力。

许许多多的人,便又成为了猪羊。

这本书里有所影射。主要的只是影射人性、杀戮民众。有人曾对我这样的行为很不喜欢,你为什么要杀戮民众。民众是无辜的,民众是无罪的,对民众,你就算骂,也是无能为力的,因为民众愚昧。这是人性规律。可能有人还不清楚什么是杀戮民众——即是说人的“劣根性”。我这样说,恐怕就不是一个两个人的不喜欢了。

我要澄清的一点是,民众愚昧,是人性规律,是人性弱点。但是在最初,人们不是这么用人性弱点的。五四运动时,民族面临启蒙,鲁迅等一代人,写“人性弱点”,写“劣根性”,不是为了骂人,而是在找出人的局限之后,希望能引起警惕,革命、革新,得以改良,使人民能得以自主。

而如今,人性弱点,被人们拿来原谅自己,我卑劣,这是人性,我胆小,这是人性,我圆滑不正直,这也是人性。其实在万恶的资本主义社会,真正被推崇的人性弱点恐怕也只有贪婪,“贪婪是好的”,没人说怕死是好的,怕死不好,但可以理解。

所以在书里有人性影射,有杀戮民众,有故意的,更多是随意的,也因为那是社会的常态。但对此介意的,就好像这些年来渐渐对鲁迅感到不喜欢的人们,也大抵是因为人们否定了自我革新的必要性。

但我还是希望,我们有一天,成为更好的人。因为写在书里很多的,也都是我的弱点。

我一直希望避免写太过严肃或是太过抽象的东西,这里写这么多,也是因为第七集的结束,实在非常重要,上面的命题如果引申下去,还有一大堆东西,但也打住吧。

照例可以说一句,赘婿接下来的文章,当然不会如此严肃,只是很多内核会掺杂其中,有些人可以看出来,有些人看不出来,那便享受剧情好了。赘婿写到现在,更新断断续续的,成绩不错,但口碑各异。这算是可以理解的事情,网文大多一个题材,赘婿连续转了五


状态提示:第七集小结--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